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本部分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前提条件、现实依据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诉求。剖析了黑格尔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该部分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原因、本质特征、双重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及我国面临的问题。本部分深入分析了当代经济全球化所体现出的特点及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四,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部分把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与解决当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深入挖掘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科学价值,通过准确把握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
1、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2、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3、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并使现代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 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
4、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会更加突出,使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民族冲突会更加激烈和尖锐;局部地区的民族摩擦、经济危机以及政治经济的震荡也极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1、利:(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3)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2、弊: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面。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1、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2、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3、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4、 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邮箱: 联系方式: